后台管理 | 校园网主页
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党代会・基层党建巡礼】“云游”中共一大会址—— 人文艺术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张亚圣工作室
发布日期:2021-10-27    作者:人文艺术学院   点击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总结一年来人文艺术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和方法经验,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本支部总结了创新案例,既体现了政治性,又有创新型和典型性,充分利用了网上现有资源,以“云游”的方式带领支部党员教师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共同感受中共一大会址的重要含义和党史教育的伟大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既利用一大会址纪念馆网上提供的图文视频和自身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活动的生动性,也方便集中参与者、节省相关经费、有效提升了支部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工作背景

作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在录制学校《行走的党课》时选择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与新中国史有密切关系的《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这件作品。但在前期预备工作已经完成后,却发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如非特殊原因不允许现场摄录。随后,在浏览中共一大会址网上资源时发现有网上参观的模式,便决定以“云游”的方式完成《行走的党课》视频。事后发现这样的方式有其便捷而不失生动的优点,很好弥补了不能亲临现场的缺憾。

做法成效

继在《行走的党课》视频录制之后,在2020年11月校级观摩主题党课中,我们再次采取“云游”中共一大会址的方式带领人文艺术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和统计与数学学院的95名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院开展主题党课活动,并吸引了人文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立信研究院、图书馆和总务处的多名教师党支部书记莅临观摩。由于对其中的实物、照片和文献资料做了较为深入的解读,并配合线上视频资源加强了整个学习的效果,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从而坚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员跟党走的决心。



校级观摩党课

2021年6月,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军华到人文艺术学院就学院工作进行调研与指导,支部再次以“不忘初心:云游中共一大会址”为主题进行党课示范讲解。首先,党课以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为引子,并结合活动召开所在——书法活动室的场地特点,由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两位重要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书法作品为切入点开始进行示范党课。然后,通过利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网络资源,以网络浏览的方式对中共一大会址进行了学习、参观和体验。先后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时间和地点是如何确立的、与会代表的个人情况、会议召开的基本情况和中间的波折、形成的决议和纲领等,实实在在地通过云游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了解了中国近一百年来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不断奋斗和前行的历史。最后,利用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视频资源使主题党课得以升华,坚定了与会党员教师跟党走的决心。


以《觉醒年代》和书法(党课地点为书法教室)作为切入点

因而,“云游”的方式既有创新型又有实效性,可以提升与会者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等,更充分地了解“四史”教育的内容和深刻的意义,并且可以在将来的组织生活和培训活动中继续拓展此类“云游”活动。


主题示范课


经验启示

一、通过“云游”的方式,了解到相关红色教育基地有着相当完善的网上资源,制作精良且资源丰富(图片、文献、视频等)。

二、在疫情期间,通过“云游”的方式可以保障活动的参与人数和整个活动的安全性,遵守相关防疫规定的要求。

三、通过“云游”的方式可以扩大组织生活的地域范围,便于足不出户地浏览各省市和自治区相关红色基地的网上教育资源,节省了差旅成本和时间成本。

四、“云游”中共一大,使得整个活动氛围更亲切,讲解和讨论的效果更好,老师和学生的参与性更高。尤其是对于学生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他们对于活动的形式创新和学习效率会更为看重,能否让党史党情入脑入心,就需要我们不断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应当说,利用网上资源是符合新时代发展和变化特征的,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之一。

五、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所提供的网上资源中,有大量实物的照片和文献介绍,讲解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扩展自己的讲授内容,大大提升了活动的内涵、信息量和效果。

六、线上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分为几个主题,每个主题结尾处都有相应的视频资源,每每能够通过视频渲染气氛和升华主题,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七、“四史”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相关教育内容和精神如何准确而有效地传递给受众党员是一道难题。人文艺术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利用“云游”的方式,不仅提升了组织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更注重时效性和效率效果。日后,更是希望将其作为本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的特色项目继续予以探索和发展,形成品牌效应。



中共一大会址线上资源

分享到:
相关信息